【我的“数字生活”】
数字福建建设刚开始时,我30岁出头,在省发展计划委员会综合处工作。那时,智能手机还没有普及,电脑上网也很不方便,“数字化、网络化、可视化、智能化”的建设目标提出后,很多干部和群众理解不深、领悟不透。然而,20年的发展证明,建设数字福建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。
经常有兄弟省市的同行向我取经——数字福建建设的基本经验是什么。我个人的体会是:统建共享。“要统筹、不要多头”,为了走出一条集约高效的建设路子,省数字福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坚持把住项目审批和资金安排这一“总开关”,从体制机制上杜绝各部门重复建设的“孤岛”和“烟囱”现象。我们还利用云计算技术推进公共平台建设,同时注重以“大平台建设、整体性部署、普遍性应用”为原则,凡是能共用的软件都作为公共平台,统一开发、共同使用。
回顾20年发展历程,我很幸运,一直与“数”为伴,也深刻感受到我们最突出的优势就是数据优势,不仅体现在量上,更体现在质上。比如,我们建成了全省政务数据汇聚平台,基本实现应汇尽汇,在此基础上,率先成立了信息化标准技术委员会,在全国率先实施政务数据资源的标准化、规范化、时空化改造,编制政务数据目录,夯实了数据共享和数据开放的基础。数据共享方面,我们在全国率先建设了政务数据共享平台,出台了政务数据管理办法,今年以来,省级政务数据共享次数日均超过2000万次,这就从技术上保障了“数据多跑路,群众少跑腿”。在数据开放方面,目前,我们已经面向社会开放了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20个行业的结构化政务数据,为福建的大数据、云计算、物联网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等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。
作为建设数字中国的样板区和示范区,福建任重而道远。在可以预见的未来,我们将努力建成先进的下一代互联网和各类公共平台,实现“处处相连”;推动物联网应用和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,实现“物物互通”;提升政务服务全流程网上办事水平,实现“事事网办”;推动发展数字经济,使之成为引领创新驱动转型的先导力量,实现“业业创新”。
(项目团队:本报记者 高建进、张胜、张诗瑶、王斯敏)